St. Isreal
Language Switch &
我上头几节法语课的时候,老师教了发音规则,就让全班一起练读。法语和英语的字母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常常有人读成英语的发音方式;错得多了以后,老师就说:
“你们就是懒,没有时刻把切换的概念放在脑袋里!”
我觉得这是真的,因为转不过弯来就意味着不熟练。只要每天都用不同的语言做思考练习就确实不会这样。从此我就一直自勉,没事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练外语思维练舌头打转,不想让自己觉得自己很懒。
日前在微博看到说新闻出版总署发文,禁止中文出版物中任意夹带外文(是有任意俩字的,没说什么都不让夹),以免破坏汉语言纯洁性。
当时我就黑脸了,因为我一直以来就当它是个懒惰与否的问题,而这个说法未免有种你像Lady Gaga一样穿衣服你就不是处女了一般的论断……
今天搜了一下新闻,才发现新闻出版总署根本没提纯洁性这个词。人民网的报道是这样: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3547080.html
原来根本就是新浪的新闻编辑在黑纯洁性啊(乐)
++
昨晚工作晚餐(听起来好牛逼囧)的时候,讨论主题是中国和西方信贷的发展历程比较。
要点是这样:中国从未禁止过放贷行为。甚至政府放贷也有很久的历史。从周朝开始政府就有放贷,或以实物(主要是粮食)、或以货币为形式,收取一定利息。而地主和富商放高利贷更是传统悠久,有时利率高达百分之好几百。
而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里,教堂禁止放款收取利息。任何收利息的行为都被认为是高利贷,而高利贷是罪。因而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有犹太人能够放贷,直到意大利城市兴起,得到了教皇的特许收取小额的利息,且是以其它的名目。
C教授的观点是这样:既然放贷要收取利息,那么这就构成一种激励,使得借款者多生产——否则难以支付利息。这也许是中世纪中国比西方发达的原因之一。
这是个厉害的观点,以前从没有想到听到过TwT
【后续的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现代形式的资本主义?我想到两点,一是在中国,借款方多是贫苦百姓(或者短钱的纨绔子弟囧),借来的钱用于消费,不用于投资;二是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使得上层没有任何投资工商业的兴趣,有钱就置办地产,或者买官娶老婆(这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情况相似,一般也认为这就是伊比利亚半岛在大航海时代后期衰落的原因)。】
这多少像马克斯·韦伯靠近了:宗教禁锢了欧洲;没有宗教牵制,中国发展。当然,后来,有了宗教改革,新教区成为了增长的箭头。
但也很难得到一个文化决定论的结论。教堂规定借款不得收利息,这根本就是一条赤裸裸的经济政策,连弯都没拐。唐代的法律也规定,柜坊(当时的储蓄机构)也不能动用储户存的钱来投资或放贷,用现代的说法,相当于规定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为100%。也是弯都没拐的经济政策。在这些规定背后,能看到多少文化决定的必然性呢?
++
到这种时候我才觉得,我转个专业真转对了。TwT
不过“这种时候”也不多,常常都在纠结诸如“凭嘛要我算FDI和技术引进对制造业的影响啊口古月老子对这个问题没兴趣嘤嘤嘤嘤”这种没营养的事。
纠结比课题本身还要没营养,但还是忍不住天天纠结。纠结死了。
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
- 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