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Language Switch &

我上头几节法语课的时候,老师教了发音规则,就让全班一起练读。法语和英语的字母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常常有人读成英语的发音方式;错得多了以后,老师就说:

“你们就是懒,没有时刻把切换的概念放在脑袋里!”

我觉得这是真的,因为转不过弯来就意味着不熟练。只要每天都用不同的语言做思考练习就确实不会这样。从此我就一直自勉,没事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练外语思维练舌头打转,不想让自己觉得自己很懒。

日前在微博看到说新闻出版总署发文,禁止中文出版物中任意夹带外文(是有任意俩字的,没说什么都不让夹),以免破坏汉语言纯洁性。
当时我就黑脸了,因为我一直以来就当它是个懒惰与否的问题,而这个说法未免有种你像Lady Gaga一样穿衣服你就不是处女了一般的论断……

今天搜了一下新闻,才发现新闻出版总署根本没提纯洁性这个词。人民网的报道是这样: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3547080.html

原来根本就是新浪的新闻编辑在黑纯洁性啊(乐)

++
昨晚工作晚餐(听起来好牛逼囧)的时候,讨论主题是中国和西方信贷的发展历程比较。
要点是这样:中国从未禁止过放贷行为。甚至政府放贷也有很久的历史。从周朝开始政府就有放贷,或以实物(主要是粮食)、或以货币为形式,收取一定利息。而地主和富商放高利贷更是传统悠久,有时利率高达百分之好几百。
而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里,教堂禁止放款收取利息。任何收利息的行为都被认为是高利贷,而高利贷是罪。因而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有犹太人能够放贷,直到意大利城市兴起,得到了教皇的特许收取小额的利息,且是以其它的名目。

C教授的观点是这样:既然放贷要收取利息,那么这就构成一种激励,使得借款者多生产——否则难以支付利息。这也许是中世纪中国比西方发达的原因之一。

这是个厉害的观点,以前从没有想到听到过TwT

【后续的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现代形式的资本主义?我想到两点,一是在中国,借款方多是贫苦百姓(或者短钱的纨绔子弟囧),借来的钱用于消费,不用于投资;二是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使得上层没有任何投资工商业的兴趣,有钱就置办地产,或者买官娶老婆(这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情况相似,一般也认为这就是伊比利亚半岛在大航海时代后期衰落的原因)。】

这多少像马克斯·韦伯靠近了:宗教禁锢了欧洲;没有宗教牵制,中国发展。当然,后来,有了宗教改革,新教区成为了增长的箭头。
但也很难得到一个文化决定论的结论。教堂规定借款不得收利息,这根本就是一条赤裸裸的经济政策,连弯都没拐。唐代的法律也规定,柜坊(当时的储蓄机构)也不能动用储户存的钱来投资或放贷,用现代的说法,相当于规定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为100%。也是弯都没拐的经济政策。在这些规定背后,能看到多少文化决定的必然性呢?


++
到这种时候我才觉得,我转个专业真转对了。TwT

不过“这种时候”也不多,常常都在纠结诸如“凭嘛要我算FDI和技术引进对制造业的影响啊口古月老子对这个问题没兴趣嘤嘤嘤嘤”这种没营养的事。
纠结比课题本身还要没营养,但还是忍不住天天纠结。纠结死了。

PR

同人です。

サキョウノスケ へ



お疲れ様でした
お休みなさい

そして
お久しぶりでした



はは

 

跑题版谈论时事。

缘起是救援复旦学生导致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事件。

我常常想为那些正在自己身边或不远处发生的事说些什么,但每每不敢说。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在校生,我不信任媒体。现在我们的状况是,感性一点你可以去信任何一种媒体,包括猫扑天涯;理性一点你可以不信任任何媒体,从BBC到Newsweek到RM日报,你觉得所有媒体都偏颇。

我差不多属于后一种。所以我常常倾向于不发言,因为首先,我不能肯定自己看到的是真相。我们老得去靠自己的知识和常识去判断眼前的消息是真是假,而糟糕的是,永远没有人给你揭晓正确答案。

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消息往往是二手的——用种不好听但是接近现实的说法——添油加醋的。无成本的网络消息传播能使星星怒火迅速燎原;这种传播有杠杆效应,140字为支点,微博群众能跷起地球。——到了这个地步,另一方的话语权往往已完全被大众剥夺。我相信他们往往都罪当万死,可是现代的审判方式,真的不是一句话也不让人说套个麻袋就把人扔到河里。

说回“黄山事件”。

问题确实不在大学生该不该户外探险,民警该不该出救,甚至不在事发现场被救者的冷漠——最后一条,我认为还是个别现象——起码我希望它是。问题在后来出现在复旦论坛上的诸多“过分理性”的观点。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
“黄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品的提供和个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必然经过的阶段。

不讲这论证有没有合理性,这种冷漠的态度本身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我多少能理解这种冷漠,因为多年前的我也抱着这种冷漠——知识分子,尤其是被大众称作精英的那一部分人,尤其以冷漠著称。我们的本意不是变得这样冷漠,但,我们确实曾多年长于讲授西方科学而短于介绍西方哲学(若说本土的科学和哲学的话,二者都短)——结果就是,萨缪尔森先生那句An economist must be cool-minded and warm-hearted,前半句过多地被强调,后半句则永远被遗忘了。

房产价高有人论证它的必然性,两极分化有人论证它的必然性,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民警摔死,现在也有人论证它的必然性。既然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就无足为怪;既然是社会发展必经的一途,既然总需要一些人来构成死亡率数字,那么就让他们去。

可是,孩子们,你们中那些自称学过经济学的孩子们,知道库兹涅茨曲线为什么会出现拐点吗?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会扩大,但是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缩小。为什么会缩小?那不是必然的,是因为有人认识到“不应该让它继续扩大”,所以采取了再分配措施。

必然性确实是那些按原样发展下去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而可能性却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举措,改变必然性。

你们觉得农民工的遭遇都是必然的?腐败是必然的?官黑勾结中的迫害都是必然的?开车撞翻一个姑娘下车再捅两刀捅死,也是必然的,因为小概率犯罪也是必然得有人来实行的?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中国为什么保持原样,甚至我们这群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都没有推动一场改变。因为我们默许了必然性将我们的生活驾驭,而彻底遗忘了我们身上的可能性。没有变革,是因为我们自己,甚至对我们自己都冷漠。

我们无视自己的梦想,屈从于保研机会,屈从于房贷车贷,屈从于公务员福利。我们自己也是必然的一部分,哪怕千千万万人在心中呐喊着痛苦,也仍将自己的身姿平伏于现实之下。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在这个bo上提过预期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ed expectation. 大家还记得吗?



最后是一个技术框架下的阐释。

获救18人中,有一人在公开信中称“作为经济学学生,比起道歉,我觉得更该做的是思考自己能为张宁海的家庭做些什么”。

是的,孩子,像你分析论证的那样,你能做得很少。但你能做的头一件事,就是道歉。
你是经济学学生你该知道,为他们捐款、提供社会声援与向他们道歉,不是替代品,而是互补品。如果你需要一个理性假设框架下的经济学答案,那么比起非此即彼的选择,你应该做的绝对是先道歉,再募捐,再坚持义务服务。
你的目标是让张宁海的家庭效用最大化吗?告诉我,是吗?说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是我错了。理性人假设是你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好吧,是你对了。错的是我。

……。

标题是鲁迅先生语气。

烦躁。下午睡起来,去自习,看到克拉克(加州戴维斯的一位)阐述的工业革命发生原因分析,觉得里面问题一大堆——事实上他这本A Farewell to Alms(中译是《应该读点经济史》,什么乱七八糟的译名)我从一开始就觉得问题一堆,但死活看了下去只能说是出于我的读书就读完强迫症——烦躁得连两章都没结束就合上了,就着书签翻开了另一本书,发现,竟然该看的也是工业革命。

于是我回屋了,想,还不如一觉睡到晚上呢。

++
我特别想声称我是一个阴暗的人,只不过我平常不说罢了。

我极其反感把一种以上语言掺和在一块的说话方式,就像说句话不夹几个English word就your mother的构造不了一个sentence似的——我不想地图炮,我知道有很多概念用原文比用译文好得多,能提示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含义,比如peer effect跟余裕(这词是日语);也有很多场合必需要引用原文,因为不存在含义公认的译文;更有好多地方专有名词非用原文不可。但您丫为什么非要把好好一句日常用语里插一堆英文,或者,为什么非要把好好一句英文搞成汉语结构呢?

……本来有好多要说,结果难得把话说得这么鸡血,其它的一下子忘了囧

……………发了一分钟呆还没想起来。口古月。

本来我今天上来不是想写这个的吧||||||||

++
还有我忽然看不懂那句テニスを楽しもうと思ったけれど、そんな余裕は無さそうだ了。
=皿=+

かつて

昨天想到的两个命题:

1 如果我有一个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我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2 人类历史上可曾有一次战争是由大多数人的意见发起的

第二个问题本来想了半天没有结果,开这篇日志的时候忽然想出来了。这个命题的核心是如果人们有权决定要不要送自己上战场,那他们到底会不会投赞成票——起码在十字军这个事件上,好像是会的。大航海时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开拓、垄断商路的战争貌似也是这个性质。

会想到第一个问题是因为在看一本有关马尔萨斯陷阱的书。每对夫妻平均至少要有两个孩子,而且男女比例必须大致为1,作为族群的人类才能够(在数目上)自我繁衍。
我有一个弟弟,有一半血缘关系,但除了见过两次照片之外没见过面。还有一个弟弟,没有血缘关系,但大致在96-99年这段时间连续地一起生活。

那么如果我真的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的话……

可能比较会聊天
可能会更感性和更宽容
可能从不会习惯一个人,但可能永远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易就觉得寂寞(囧)
可能会吃鸡肉和牛肉的零碎部分,但绝对不要会吃青椒→→
可能作息会规律得多
可能不会这么偏执
可能会稍微喜欢一点洗衣服
上一场恋爱绝对不会那么傻冒
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在潜意识中有暴力倾向(?)成为表里如一的M(喂)……

想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但还有许多写不出来B35


算了……好想吃棒棒糖,最好是不甜的QvQ←